联系我们

地址:

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里洞镇洛洞村

联系我们

热线:

400-113-3388

联系我们

飞猪订购:

天露山禅龙峡酒店旗舰店

无忧谷酒店

无忧谷酒店

酒店住宿
半山木屋外景

半山木屋外景

酒店住宿
半山温泉及山水泳池

半山温泉及山水泳池

水质纯净,可促进新陈代谢,改善体质,被誉为神奇的“不老泉”!
天露山杜鹃花节

天露山杜鹃花节

漫山遍野的高山野生红杜鹃,有如一簇簇燃烧的火焰,十分壮观

出行攻略

 

NAVIGATION

分类导航
/
海明威

海明威

海明威

  • 分类:群星闪耀
  • 发布时间:2019-10-15 00:00:00
  • 访问量:0
概要:
概要:
详情

 

我热爱这个地方,在这里我感觉像在家里一样。如果一个人对于出生地以外的一个地方有一种如家的归属感,那这就是他该去的地方了。

                                  ——摘自海明威《非洲的青山》

【老罗斯福的非洲之旅】

1909年3月22日,在史密森尼学会和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赞助下,美国第26任总统老罗斯福(Theodore Roosevelt)在卸任总统职务19天后,便告别了他的妻子,踏上了神往已久的非洲探险之旅。此行的主要目的是为在建中的美国国家博物馆收集标本,同行的有老罗斯福的儿子Kermit Roosevelt、博物专家、动物学家、摄影师等浩浩荡荡一行250多人。当然还有著名的英国探险家、环保主义者——Frederick Courteney Selous。

图①老罗斯福和儿子Theodore和捕获的水牛;图②在非洲安营扎寨;图③老罗斯福与F.C. Selous;图④Scribner's杂志对老罗斯福非洲之行的报道

F.C. Selous当时已63岁,他谦虚、浪漫而富于探索精神,是维多利亚殖民时期英国绅士形象的代表,他的真实的战争经历和作为著名“白人猎手”的大型狩猎经历也为他的传奇故事增色不少。他的形象出现众多影视作品中,如《少年印第安纳琼斯大冒险》、《罗德西亚》,另外具有“失落世界”和“蒸汽朋克”色彩的《所罗门王的宝藏》、《黄金雨》中的主人公Allan Quatermain人物原型即是F.C. Selous。

1909年他们从肯尼亚的东部港口城市蒙巴萨上岸,之后一路向西,穿过肯尼亚,到达乌干达、刚果和南苏丹。在两名具有大型狩猎经验的猎手的协助下,他们一路探索和捕猎,此行共“收获”超过5000只狮子、犀牛、大象、长颈鹿、鬣狗、斑马、疣猪和其他哺乳动物共计160个动物标本以及18000种植物、鸟类标本并悉数运回美国。

目前,老罗斯福非洲之行的标本唯一一件仍在展出的动物标本是陈列在华盛顿史密森尼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北白犀(northern white rhinoceros)。它被厚厚的盐分包裹着离开了广袤的非洲草原,如今静静地跪在方方正正的玻璃罩内。

更令人唏嘘的是,在100多年后的2018年3月19日,地球上最后一只雄性北白犀——45岁的“苏丹”,在肯尼亚奥佩吉塔自然保护区(Ol Pejeta Conservancy)因腿疾及高龄引起的各项并发症被实行安乐死。仅存的两只雌性北白犀母女——纳金和法图,依然生活在该保护区。

虽然此次非洲之行的残酷狩猎行为饱受争议,但是老罗斯福还是将此次经历详细地记录在了他的畅销书African Game Trails里。它如同一粒种子,撒在了许多渴望探险、狩猎的人的心中,包括受此激励,并于25年后踏上东非大陆的美国传奇作家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

【海明威在非洲】

海明威、老罗斯福和F.C. Selous三人坐在一起聊聊天,他们应该有很多共同的话题:热爱户外活动、探险、捕猎、拳击,参与战争,痴迷非洲……

海明威一生痴迷远航、捕鲸和猎狮,肯尼亚似乎对它充满了致命的吸引力。虽然他的狩猎技术不是最好的,但骨子里的硬汉特质和那些以其非洲经历为灵感的文学作品使他成为了最著名的“白人猎手”之一。可以说,是他将斯瓦西里语Safari(狩猎)一词介绍给了全世界。

PS: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苹果公司研发的浏览器也叫做Safari,而语音智能机器人Siri也是取自斯瓦西里语,意为“秘密”。关于斯瓦西里文化我们将另外行文介绍。

或许是为了激发这位伟大作家的写作灵感,命运似乎对他格外“眷顾”。海明威一生有过两次非洲旅行,而在常人看来,他的每一次经历都挺“要命的”。

【非洲的青山】

1933年冬,35岁的海明威和第二任妻子波琳从她阔绰的叔叔那里借来了他们的旅游经费,飞向了他们梦想中的非洲大地。这是他的第一次非洲之行,他们的主要狩猎地点在塞伦盖蒂和现在的西察沃国家公园。事实证明,这短短三个月的旅程对他的写作大有裨益。

初到肯尼亚他便患上了痢疾,痛苦不堪——“我已经得过其中一种疾病,经历了每天不得不无数次洗肠的痛苦,用肥皂盒清水清洗三英寸长的一段大肠,然后将它塞回原处……,这种病是在马赛开出的脏船上感染的”。为此,他不得不在内罗毕停留数周。也正是在此,他结识了诸多同他一样,从美国、欧洲前来狩猎、探险的白人猎手们,其中包括Bror Blixen,丹麦女作家Karen Blixen的丈夫。

PS: 1914年,Karen Blixen随夫旅居肯尼亚,并在恩贡山脚下经营咖啡农场。她的自传性小说《走出非洲》后被改编成电影,并获得多项奥斯卡大奖。如今的卡伦故居已开放为肯尼亚重要的旅游景点。

 

海明威一直试图写出一部绝对真实的,可以媲美虚构小说的文学作品。这部以其第一次狩猎经历为灵感的纪实小说《非洲的青山》正是这样一部作品。小说用VR级的笔触再现了海明威和波琳、好友卡尔及当地向导等人与野生动物进行较量的惊险场面,它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个勇猛的、赤诚的海明威,也毫无保留的展示着他对非洲的热爱。

我现在想做的是回到非洲。我们还没有离开它,但当我在夜里醒来,我会躺着聆听,已经开始想念它了。

现在,身在非洲,我渴望更多,季节的更替、无需赶路的雨天、花钱买来的真正的难受;给树木、小动物和鸟儿们命名,了解这里的语言并花时间学习,以及慢慢地狩猎、旅行。我一生热爱田野乡村,土地远比普通人好……

这不同于写出“人可以被消灭,但是打不败”的硬汉,更像是一个男孩在告别故园前,低声诉说着他对片土地的依恋。我们通过他的原文表述感受一下:

All I wanted to do now was get back to Africa.  We had not left it yet, but when I would wake in the night, I would lie, listening, homesick for it already.

这部游记性质的作品中不乏对当地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及野生动物(包括大捻角羚、犀牛、水牛、珍珠鸡、鬣狗、小苇羚、山羊等)生活习性的详尽描述,为我们了解彼时彼景提供了珍贵、真实的资料,但也因作品中表现的人类中心主义和对野生动物的残忍猎杀遭到评论界的长期指责。

《非洲的青山》反响平平,而另外两部短篇小说却很快得到了认可,其中就包括我们熟知的《乞力马扎罗的雪》。

【乞力马扎罗的雪】

乞力马扎罗山,在斯瓦希里语是Kilimanjaro,意为“灿烂发光的山”。山的主体位于坦桑尼亚东北部,临近肯尼亚边界。它是非洲的最高山,被称为“非洲屋脊”。因临近赤道地区,且山顶常年覆盖着皑皑白雪,它又被称作“赤道雪山”。

乞力马扎罗山原属肯尼亚,为英国殖民地。19世纪末,维多利亚女王将乞力马扎罗山作为生日礼物赠与德国威廉国王,此后它便归为德属殖民地坦桑尼亚。

虽然将乞力马扎罗山“赠出”,但是女王还是保留了私心——她将欣赏此山最佳的位置留在了肯尼亚。安博塞利国家公园大片的湖泊和沼泽非常适宜大象生活,这里栖息着1000多头非洲象。以乞力马扎罗山为背景的象群剪影是非洲最著名的“明信片”之一。

20世纪初,有传教士在乞力马扎罗山峰顶的冰川带发现了一只冻僵风干的豹子(Leopard)尸体,人们无法理解为何它要来到这个没有猎物的地方。传教士带走了豹子的耳朵和它神秘的故事,此后几十年间不断有人到此处观瞻。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便以此开篇:

乞力马扎罗是一座海拔一万九千七百一十英尺的长年积雪的高山,据说它是非洲最高的一座山。西高峰叫马塞人的“鄂阿奇—鄂阿伊”,即上帝的庙殿。在西高峰的近旁,有一具已经风干冻僵的豹子的尸体。豹子到这样高寒的地方来寻找什么,没有人作过解释。

他在文章中也毫不吝啬对乞力马扎罗山的赞美:

他见到一片像筛子里筛落下来的粉红色的云,正掠过大地,从空中看去,却象是突然出现的暴风雪的第一阵飞雷。接着天色晦暗,他们碰上了一场暴风雨,大雨如注,仿佛象穿过一道瀑布似的,接着他们穿出水帘,于是在前方,极目所见,他看到,像整个世界那样宽广无垠,在阳光中显得那么高耸、宏大,而且白得令人不可置信,那是乞力马扎罗山的方形的山巅。于是他明白,那儿就是他现在要飞去的地方……

【老人与海】

海明威把肯尼亚比作自己的“故乡”,他的大量作品中透露着对这里的痴迷。他曾在肯尼亚东部的海滨小镇马林迪有过短暂而愉快的深海垂钓经历,虽然未能通过任何文学作品记录下来,但这个天堂般的小岛留在他记忆的深处。“我无法说服自己曾到过那样一个梦幻之地,它只存在于梦中,而我却恰巧梦到了。”

在我们熟知的《老人与海》中,那位哈瓦那老渔民圣地亚哥在沉重的一天结束后,总期待做一个有关非洲海滩和狮子的美梦:

他开始梦见那长长的黄色海滩,他看见第一只狮子在黄昏里下来到海滩上,然后其余的狮子也来了,他把他的下颌搁在船头的木头上,船停泊在哪里,夜里有微风从岸上吹来,他等着看还有更多的狮子,他很快乐。

《曙光示真》

1953-1954年,海明威和他的第四位也是最后一位妻子玛丽再一次踏上了非洲大陆。此时的他已经不同于往昔,他苍老了许多,也饱受酒精的荼毒。他到达肯尼亚时正值“茅茅运动”——这是一个肯尼亚人反抗英国殖民者的运动。海明威几乎命丧此地,事实上,有那么几次他都被宣告死亡。一次是他们乘坐的内罗毕前往刚果的小飞机在落地时出现故障。海明威头部受伤,玛丽断了两根肋骨。第二天,当他们乘机准备去乌干达的Entebbe接受治疗时,小飞机在起飞时发生了爆炸。海明威烧伤严重并且脑震荡(又引起脑液泄漏)。虽遭受重伤,所幸他们还活着。等他们达到Entebbe,就读到了自己的讣告,而在他们接受接受康复治疗的日子里,海明威每天都能读到这铺天盖地的讣告。

这次旅程主要记录在他的日记式小说《曙光示真(True as First Light)》中。未完成的手稿由他的儿子Patrick完成并在1999年出版。

1961年7月2日,海明威没能逃出他的“家族魔咒”,同他的父辈和祖辈一样,用他最心爱的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海明威患过炭疽、疟疾、肺炎、皮肤癌、肝炎、糖尿病、连续两次飞机失事、肾脏破裂、脾脏破裂、肝脏破裂、椎骨破裂、颅骨破裂等。

最后证明,唯一可以杀死海明威的,只有他自己……

海明威在古巴的故居至今还陈列着诸多他在东非狩猎所得的“战利品”

 

海明威与捕获的狮子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原创文章,请勿转载。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底部logo

广东天露山旅游度假区位于中国禅都——云浮市新兴县,海拔1251米,是粤中南部最高峰。山上珍稀植物遍布,是山高密林的天然大氧吧,孕育东方三大圣人之一的六祖惠能,与孔子之于泰山、老子之于嵩山齐名于天下。

 

底部logo

微信公众号

底部logo

微信客服

飞猪订购:天露山禅龙峡酒店旗舰店

地       址: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里洞镇洛洞村

客服热线:400-113-3388

Copyright © 2019 版权所有:广东天露山旅游度假区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9145863号 中企动力网站建设 佛山